巴生谷是马来西亚产业发展最蓬勃的区域其原因不外是其地理位置坐落在国家经济活动的心脏地带。经济活动的蓬勃促成了巴生谷成为了人们聚集的焦点,而人们对房产的需求也相对的提高,特别是在策略性的地点,例如:吉隆坡区、八打灵再也、梳邦、巴生、蒲种等。然而策略性地点的土地供应量是有限的,为了要满足日益增加的房产需求,楼房向高空发展的方式就成为了地产发展的必然趋势。
土地是发展房屋最基本的“原料”,没有土地就不可能建造房屋。策略性地点的土地供应是有限的而面对着巨大的需求,因此土地的价格肯定只升不降,这可以从供应及需求法则得到证明。面对居高不下的地价,地产发展商只好增加房产发展计划的密度(Development Density) ,将房屋计划向高空发展,建造空中阁楼来取代传统的有地房屋的计划。
从发展的策略来看,向高空发展房产是正确的。这是因为昂贵的地价将可以被更多的房屋单位来承担,因此降低房屋的价格以便让更多的社会阶层能够负担。打个比方,在巴生谷地区一英亩的住宅地如果用来发展排屋计划将可兴建12 单位,但若用来发展公寓计划则可兴建60 个单位。如果说这片土地的价格是100令吉 一方尺,那土地的价格将4,356,000令吉,倘若用来发展12 间排屋每单位将必须承担363,000令吉 的土地价格。反之如果用来发展60间公寓,每单位则只必须承担72,600令吉 地价。从以上的例子清楚看出高密度的发展计划能够分散每个单位所必需承担的土地价格,在发展商不寻求特高利润的前提下,房价将会变得大众化进而让更多人有能力购买房屋。
巴生谷这个国家经济心脏地带每年都吸纳许多年轻人到此谋生,促成了巨大的房屋需求量。在有限的土地数量的限制下,向高空发展楼房计划将能够在大都会中提供较多的房屋数量来供应市场的需求。虽然高密度发展不一定能够完全解决人们居住的问题但却在相当大程度上缓和了人们在住宿问题上的一个大烦恼。
楼房向高空发展肯定成为未来房屋发展的趋势而在大都会中的居民们也将渐渐习惯居住在高密度环境中。对一般大都会的人来说,拥有公寓或组屋单位是一个基本的目标而购买有地房产已经成为一个豪华的梦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