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国家航空公司公布2013 年度最后一个季度表现,结果再次出现严重亏损。马航公布截至2013 年12 月31 日止连续亏损四个季度,更是从前期的5 千137 万令吉净利转为亏损3 亿343 万8 千令吉。马航全年总亏损更为严重,相对于去年的4 亿3千258 万7 千令吉扩大至11 亿7 千368 万7 千令吉。马航领导层将这次的大亏损归咎于燃油成本营运提高以及外汇亏损两大因素。
虽说航空业面对严峻考验,但马航连续创下严重亏损纪录,令人感到失望。相较其他航空公司一样面对与马航同样的外在因素考验,但其业绩却没有像马航如此惨烈。我想管理层必须检讨其运营及管理方式,扭转马航的声望及劣势。
个人认为马航的航空服务绝对一流,然而必须强化该公司在航空业的定位。就拿产业发展为例,国内发展商一样面对建材价格上涨,成本提高的问题,不仅如此,发展商还必须面对地方政府日渐严格的条件限制,承担社会责任建造对发展上没有盈利可言的廉价房屋。然而各大发展商却能够从容面对,创造盈利,我想除了管理妥当的方针及系统外,也找对了本身的定位。
国内发展商基本的定位可分为几个层次,高档产业发展商,城镇计划发展商,中价房产发展商等。定位清晰的发展商清楚知道本身的产品对象,能够针对市场顾客群的需要来开发发展。打个比方,走开发高档产业路线的发展商将非常注重产业的品质以及居住的环境,因为知道顾客群的消费能力以及要求都比一般来得高,因此在策划过程中比较注重产业品质也同时愿意付出多一些的价格来换取更优质的生活环境,更好的保安系统以及更完善的设施等等。正因为高档产业的定位以及可以掌握顾客群的需求及心态,让发展商能够以更高的价格脱售产业,带来更高的利润。
虽然我不是航空业者,但觉得马航终究缺乏强化定位的策略。在面对与亚航竞争廉价航空市场时更是推出飞萤航空想在廉价航空市场中分一杯羹,与亚行双双步入红海。以我浅见,马航可以仿效开发高档产业发展商,强化原本就是代表国家的第一级航空公司,提供好的客户服务,优质的餐饮,确保100% 准时起飞的原则等。虽然失掉了廉价航空的市场但却以优质的服务稳定了讲究舒适的顾客群。这样的顾客群都大都是经济能力中上,讲究准时,注重社会地位的人。稳住了这群顾客,马航就可以跳出现有模糊的定位,进而快速改善现有的管理方式,必定可以改善现有情况。这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奢望而是可以被实现的愿景,马航在前任总执行长也是现任首相署部长伊德里斯带领下的时期,就曾有转亏为盈的纪录。
此文章被刊登在2014 年2 月27 日星洲日报 《言路》 版。
http://opinions.sinchew.com.my/node/31789?tid=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