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相纳吉宣布解散国会,铺路第14 届全国大选。欲寻求人民再次给予执政委托的国阵在隔天公布竞选宣言,其重点大多放在经济层面,房屋项目在这篇宣言内也占有一定的比率,焦点多放在可负担房屋层面。本以为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然而在宣言中却意外出现一个亮点。
国阵主席纳吉承诺倘若继续获得委托,将废除100 万令吉以上房产的土著优惠。老实说,我对此感到惊讶,然而我认为这的确是未来房屋政策的正确方向。房地产界中的土著固打制源至于1970 年代政府所推行的新经济政策,目的是要拉近当时被视为经济能力较差的土著与非土著之间的经济鸿沟。在任何的房产项目中,发展商必须保留一定数目的单位给与土著,并且给与房价优惠折扣。
以上的政策显然已经不合时宜。这是因为当时拟定新经济政策的基础是将贫穷与土著画上等号,即土著就是贫穷的一群。今时今日的现象告诉我们,贫穷并不是土著的专有名词,其他族群也存在贫困的朋友。在过往的政策上,一位富有的土著在购置高档次房产时仍然能够获得房价折扣,反之一位中产阶级或贫困的非土著则无法在房产价格上获得辅助折扣。这是不公平的现象。
推出废除100 万以上房产的土著优惠承诺方向正确。有能力购买上百万房产的阶层是不需要给与价格折扣的辅助。从发展角度来看,发展商都会将所被规定的土著折扣优惠专嫁到非土著单位,迫使房价提高以便维持项目利润。在免去了价格优惠折扣后,发展商可降低风险,无需转嫁土著价格优惠折扣,这是双赢的。
然而,房屋政策不能停滞在只有100 万令吉以上的房产土著价格优惠才得以废除,应该扩大至所有类别的房产,甚至整个房市不再存有土著价格优惠的元素。我可以认同当政者采取辅助社会弱势群体的方向,但被协助的群体必须是以收入阶级成为基础而不是种族。举例,未来的房屋政策可以根据 B40, M40 与 T20 的概念为基础。这是以家庭平均收入做为划分依据,B40 是社会中家庭收入少的40%,M40 是占了40% 的中收入家庭群体而T20 则是20% 的高收入家庭。可以见到,以上分类不以种族做为考量,纯粹以经济能力为依据。
土著固打在国内是个敏感的课题,国内的政治人物们一向来都尽量不触碰,避重就轻。出现在政党的宣言中确实感到惊讶。无论如何,相信这是一个正面的开始,哪个政党成功组成下届的政府都好,希望能够更改这个已经不合时宜的房屋政策,让以土著固打制定的房屋政策永远成为历史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