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相慕尤丁在宣布延长行动管制令直到4 月28 日的致词中提到,在经过新冠病毒肆虐后,国民必须做好心理准备可能会要面对行动管制令期间的种种情况好一段时日。这也意味着国民无法完全在短时间内完全回到过往的生活方式。只要病毒依然存在,人们就必须继续保持社交距离,不能聚会,避免到人群中多的地方。纵然有万般的不愿意,但我们必须接受眼下的这个情况,首相也同时提出这就是我们必须面对的 “新常态” (The New Normal)。
病情冲击不只让新常态出现在人们的日常作息层面,从房产角度来看也同样出现新常态。我选择相信,经过此次的冲击后,市场对房产的要求会出现一些调整,这些调整将会反映在未来的房产开发设计上。
在此次的疫情冲击下,政府只给与1 天的时间让企业界准备,即3 月16 日宣布,3 月18 日就执行行动管制令。许多业者被迫居家工作,必须通过科技进行沟通作业。然而仍然有许多公司因将资料存在公司侍服器而没有采用适当的管道如云端科技将之储存,导致居家工作时因资料不完整而引发不方便。因此推论,高端科技被植入在商业办公楼的设计内将成为往后市场对办公室空间的必然要求。
我不敢断言说有么特定的高科技产品一定会被纳入未来办公大楼的设计考量,然而能够肯定的是发展商与会测师若在未来开发商业办公大楼,必然会将高科技的设备纳入了设计考量,相信其中包括了高科技的保安系统,节能灯光与空调系统,高量资料储存系统空间,高科通讯沟通设备等。如果高科技设备是未来市场的要求,倘若产业本身无法符合市场期待,必定遭到市场机制的淘汰。这可以在租金价值与产业市值上反映出来。
在这场疫情下,我们都意识到卫生的重要性。我不否认,传统上卫生设备的因素并不会在整个产业开发过程中,对比起房产的设计,房产设计的经济效应课题等,受到高度重视。在未来,我相信这将会改变。卫生设备的课题将成为未来房产开发的重要考量,与房产设计的经济效应并驾齐驱。房产废物处理系统设施与管理,房产访客与员工基本健康情况检定,商业房产是否存在足够的绿肺空间,办公楼的楼层面积 (Floor Plate) 是否能够以社交距离来安排工作环境等等,将是未来房产设计的重要考量点。
在行动管制令期间,许多人都采用网上定购货物,依赖送货员将货物送到家中。这是一项方便的科技与服务,相信在行动管制令解除后,此项服务将更加普及化。根据观察,现有许多公寓都没有一个特别为此目的而设计的储藏空间。在行动管制令期间,大伙都待在家等待送货员上门交货固然没有问题,然而在解除该令后,是否会对多数早出晚归的双薪家庭,在接受定购货品上出现不方便 ?
举例,网上定购蔬菜或肉类倘若无法适当的储存空间将影响品质,即购买者无法获得新鲜的货品,这绝对是一个痛点。大胆构想,一个备有冷冻的储存空间的房产新项目,是否就能够获得以上这群人的目光,成为住宅市场的另一个亮点 ?当然,以上只是一个构思,要带出的讯息是未来的房产项目,无论是住宅,商业或是工业都会接纳许多不同的新元素作为项目设计上的考量,以便来应付产业市场的 “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