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政府近来释放强烈打房讯息希望冷却国内的房地产价格。除了之前市场所议论纷纷的DIBS 课题外,另一个热门话题就是政府可能在年底2014 年财政预算案时公布提高产业盈利税。
产业盈利税(Real Property Gain Tax) 是政府针对业主因脱售产业所获得利润而进行征收的税收。产业盈利税的最主要目的就是要抑制土地或产业的投机性活动。政府是在1976 年制定了产业盈利税法令取代了1974 年的地产投机税法令 (Land Speculation Tax Act, 1974)。如果政府真的提高了产业盈利税,相信可以抑制炒楼风气让产业价格降温。
国内热点地区的产业在过去几年都以惊人幅度攀升,在某些程度上与产业投机活动有关。根据目前架构规定,投资者若在购买产业后的两年间脱售所赚取的利润将必须上缴15% 产业盈利税,若在3 到5 年间脱售所赚取的利润则必须上缴10%的产业盈利税。由于近年来国内产业市场火红,价格快速攀升,人们在建筑初期购买房产经过了一年半或两年产业建成后,便以高价卖出市场。由于业主都能卖得个好价钱,因此不介意缴付15%的产业盈利税。换而言之,15%的产业盈利税不足以阻吓投机活动。
产业盈利税是来抑制那些炒楼赚钱的投机客但对于那些真正需要房屋居住或是长期产业投资者并不会造成负面影响。由于投机者想赚块钱,在屋件计划开始动工时就购买而在短期内就以更高的价格脱售,这样的举动将使到供应与需求失衡而导致价格急速攀升。反观真正的投资者则会持有该产业一段时间,等待四周环境发展成熟带动产业价格攀升。
在现有的税务架构下,只要持有产业超过5 年后所赚取的盈利将不必上缴此税,这是鼓励人们长期持有产业。倘若政府果真提高产业盈利税,那些想利用产业来赚块钱又不愿长期持有产业或没有持有能力的投机者将打退堂鼓,放缓了短期间内的产业需求。
正面投资活动让产业市场蓬勃发展然而想赚快钱的投机活动将制造供应与需求失衡的现象进而导致价格攀升。因此,提高产业盈利税有助于抑制投机活动,让房价降温。